新華社濟南7月4日電(記者 潘林青)“要是按照傳統的路邊曬糧方式,今年光我一戶收穫的小麥就要晾出五里地去,但這幾乎不可能做到。”山東省平原縣勝利社區居民崔建利今年種了340畝小麥,總產量高達45萬斤。小麥豐收後,晾曬難成了他的煩心事。
      與崔建利有同樣煩惱的還有王成根,他既是山東省齊河縣一家麵粉廠的老闆,也流轉了1.3萬畝土地種糧食。“今年我收穫了1400萬斤小麥,既沒有晾曬場所,也沒有烘乾設備,只能收穫前讓小麥在地里自然晾乾,達到水分標準後再收穫。”王成根說。
      然而,這種做法有很大風險。山東省滕州市西崗鎮舜耕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蘇長學今年種了460畝小麥,由於晾曬難,他家小麥成熟後也沒有及時收穫,而是留在地里自然晾乾。6月9日傍晚,滕州多個鄉鎮突然遭遇雷陣雨、冰雹,讓他猝不及防,最終導致460畝小麥幾乎顆粒無收,平均每畝虧損超過650元。記者瞭解到,像這樣受災的小麥面積僅在西崗鎮就有2萬餘畝。
      山東多位種糧大戶還反映,與夏糧小麥相比,秋糧玉米的晾曬難問題更加突出。王成根說,雖說風險大點,但小麥好歹還可以在收穫前放在地里晾曬一段時間,而玉米收穫是在秋天,天氣轉冷、降雨頻繁,必須要及時收穫,並且要有場地晾曬,或者用烘乾塔烘乾,否則很容易發黴變質。
      “如果年景正常,我這1.3萬畝土地能收穫1500萬斤玉米,至少需要140餘畝的晾曬、倉儲用地。現在土地資源這麼緊張,我上哪弄這麼多地去?”王成根說。
      記者瞭解到,只要種糧達到一定規模,都會遭遇像崔建利、王成根同樣的晾曬難,這已經成為山東乃至全國種糧大戶面臨的普遍難題,也是制約種糧大戶發展糧食生產的較大“瓶頸”。
      許多種糧大戶希望,國家能夠為緩解晾曬難問題提供一定扶持,比如在糧食主產區集中興建一批糧食晾曬烘乾場所,或者及時將糧食烘乾機械納入農機補貼範圍,並扶持種糧大戶配套建設晾曬烘乾場所。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山東一些地方由有關部門或企業投資,集中建設了一批糧食烘乾場所,取得了不錯效果。比如,汶上縣供銷社在金橋社區為農服務中心投資建設了幾台烘乾塔,為周圍農民提供糧食烘乾服務,受到農民普遍歡迎。  (原標題:山東種糧大戶普遍遭遇“晾曬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91yeogv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